以台灣來說,人體體溫大部分的時間是高於環境溫度,所以會不斷地透過傳導(靠皮下脂肪隔離)、蒸發(出汗)、輻射(表皮靜脈叢的血流)散熱,其中汗腺與表皮血管的收縮是靠交感神經調控。簡單來說,也就是人體隨時處在散熱狀態。

以中醫角度來看「冷」的問題,可分「氣」與「陽」討論。氣,推動身體正常發揮功能,當氣不足時,正常功能自然變弱。陽,是指體內循環,就像是太陽,陽氣少了或弱了,身體就會感覺寒冷。

細胞靠葡萄糖的氧化來產生熱量。所以細胞內葡萄糖的量不足,或者細胞的氧化能力變差,就會有熱量不足的現象,表現的特徵就是「怕冷」。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醫師黃伯瑜表示,「氣虛」是指體內產熱的原料(葡萄糖)不足,身體的推動動力不足;「陽虛」意指當體內原料足夠,身體細胞製造熱的功能卻變差了,身體溫暖的能力變差。

不管氣虛或陽虛,表現的症狀都是怕冷。但若太過勞累,如持續加班或劇烈運動,氣虛怕冷的表現會更明顯,影響腸胃,胃口不好,吸收不佳,身體功能變差。倘若是陽虛,疲累並不會加重怕冷的現象,但低溫時症狀更明顯,容易感冒,身體正常功能不能發揮,如腸胃不佳、容易拉肚子、說話小聲。陽虛加上外界環境變化如天氣變冷或穿得太少,症狀會更明顯。
中醫建議,只要出汗,就要立即擦乾或更衣,貪涼吹風或吹冷氣,只是短暫的涼爽,日後容易有病痛,而且表皮循環也會變差。因為熱,表皮毛細孔打開散熱,而熱被風帶走,自然覺得冷,毛細孔就會縮小,這樣會造成交感神經不穩。

想要不怕冷,黃伯瑜認為如果可以減少熱量散失的程度以及加強熱量產生的能力,就會比較不怕冷。中醫採用「益氣」、「補血」、「溫陽」的方式來改善。所謂的「補血」,並非補充血紅素的數量或血液量,而是引導血液重新分布到該去的地方。

另外,在食物挑選上,注意少吃冰水、涼飲、寒性食物如瓜類、白蘿蔔、大白菜、柑橘、香蕉等,雖然冬季是柑橘的產季,但要適度的吃,宜少不宜多,避免冷熱失衡。

黃伯瑜提出,養成運動習慣是最好的禦寒方式,不管運動幾分鐘,重點是自己在運動後的10∼20分鐘內,能持續心跳加快、會喘且微微流汗的狀態,這樣可強化心肺功能,血液循環達到末稍的能力良好。像瑜伽、太極、氣功或是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,動作和緩又能有效調控全身氣血,而劇烈運動時,大部分的血液反而集中到頻繁活動的區域。

運動的態度要固定且持續,若以「三天打魚,兩天晒網」的心態想要借運動改變體質,那是不可能的。

1.食療

冬天進補最大意義就在於袪寒取暖,麻油雞,薑母鴨都是不錯的補品。若是吃了口乾舌燥、嘴巴破、晚上睡不著,表示火氣大,黃伯瑜建議少吃點或間隔久一點時間再吃。

2.足浴

下肢距離心臟的位置較遠,而且回流需耗費較多的能量;所以當人體的熱能不夠時,就會先犧牲掉末梢的部分,腳就會常常冰冷。反過來說,如果人體的熱能夠多,足以供給末梢循環,那麼腳就不會冷冰冰了。所以說,腳暖了,全身也會跟著暖。

桂枝、細辛、薑,這3味藥材都有擴張血管的作用,而且溫熱效果持久。想要泡腳暖身,可從中擇一取用,以臉盆8分滿的水量,加入3∼6克藥材就夠了。記得藥材煮滾後,繼續煎煮10分鐘,讓藥性溶於水,效果更能釋放。(藥材用泡的效果比較差)

3.茶飲

(1) 當歸、黃耆各3錢、枸杞子2錢。
作法:800∼1000c.c的水+藥材,煮滾後,繼續煎煮5∼10分鐘。將茶當水喝,可補氣補血,改善循環。

(2)吉林參、枸杞子各1.5錢
作法:泡水喝,大概500c.c.。枸杞子有抗氧化的做用,還能提供葡萄糖。
黃伯瑜表示,只要喝一個禮拜,身體怕冷的狀況就能大幅改善,即使不喝茶,身體也都會暖和了。

4.按摩

(1) 穴位按摩,合谷穴、足三里。

合谷穴可補氣,還可增強免疫力所謂「面口合谷收」,關於頭面疾病都由合谷穴掌管。
足三里補氣效果好,古時讀書人進京趕考,走路走累了,就會多加按摩或針灸,可再多走三里路,由此可見其補氣效果絕佳。

這2穴道對上班族來說極為方便,坐著就可以按摩,力道不需要太大,感覺有點痠脹或微微的痛即可。

(2) 摩擦生熱,利用雙手互相摩擦產生熱效應,刺激經絡。

手上有經絡通道,左手手指用力從右掌底部向上摩擦到指縫,反之亦然。腳底有經絡和穴道,可以自己diy或請家人幫忙按壓,從近端按摩到遠端,若按摩的姿勢是雙手合掌,同時按壓腳背、腳底,不僅刺激經絡,交感神經也獲得調整。

(3) 經絡導引:1.雙手自然垂下,手掌交疊在肚臍下方(丹田)。2.雙手往前抬高至頭頂處。3.由外向內轉動手掌三次,同時雙手往兩側放下。4.反覆1∼3的動作3次後,蹲下、抱膝,再站起來。

1∼4的動作重複3次,能讓身體從上到下的氣血都順暢,且溫熱效果快。

5.生活

(1) 睡前套上具保暖功能的毛襪以禦寒。

(2) 睡得飽,還要睡對時機。黃伯瑜表示,除了要依中醫理論,晚上11點∼凌晨3點走肝膽經,如果這時段得不到充分休息,會引肝臟毛病,導致氣血循環變差,所以黃伯瑜建議,晚上10點就該準備上床就寢,才能在11點進入穩定的睡眠狀態,最遲11點一定要入睡。

(3) 頸部保暖。領口、喉頭胸骨和鎖骨有3處凹窩,中醫認為是外氣進入身體的門戶,不要直接受寒,不然呼吸和身體循環都會變差。

Part 3:暖身大推薦

冬天一到,層層的厚衣不但遮住了好身材,還會有變胖的錯覺,因此如何穿得溫暖又不臃腫,衛生衣就扮演了關鍵角色。除此之外,隨身的溫暖配件也相當重要,像是帽子、手套、圍巾等,除了在整體造型上有了流行感,保暖度相對來講也增加很多。

以衛生衣來說,傳統的質料多屬羊毛、兔毛等,雖然有保暖效果,但款式顏色普通,穿起來除了有「阿嬤」的老氣感,材質也較厚,讓身材多了一層衣物的負擔。運用科技材質的新一代衛生衣,例如中空的保暖紗,重量比一般尼龍紗輕20%,纖維內卻可含有較多的暖空氣;另外也有竹炭(工研院成功開發出竹炭纖維)或備長炭,這類純天然材質具除臭、吸濕、抑菌作用,備長炭的遠紅外線效果還能強化保暖作用,同時散熱性佳,不容易有悶熱感;日本研發能瞬間自行發熱保持恆溫的EKS發熱纖維,以及唐辛子熱感加工纖維……,都屬於輕薄又能保暖的升級版衛生衣。

在款式上,不少衛生衣特別設計蕾絲領口,讓不經意露出的衛生衣也有美感。

隨身篇

曲線型衛生衣篩選指標


臂─在腋下手臂肌肉最容易下垂的地方,要有特殊功能設計,舒適但能貼合妳的手臂,防止蝴蝶袖。

胸─前中心的抓皺機能,可強化塑身機能,順暢調整塑造胸罩的段差,突顯胸部線條。

腰─自胃部至臀上,運用材質彈性及織法讓腰部位更圓滑順暢及緊實,展現腰部S曲線。

臀─自腹至臀的曲線,透過伸縮強弱強的縮放機能設計,使臀部更佳貼身舒適。

畫龍點睛保暖配件

褲襪︰毛或絨褲襪保暖性強,但視覺上會比較厚些;希望回復力好不易變形,可選擇強調100%全彈性的褲襪。至於塑型效果較高的,就注意「丹尼」數,「丹尼」指的是纖維紗精織所產生的彈束力,數字愈高彈束力愈強,通常若要預防靜脈曲張,至少要有120丹尼。

此外,注意褲襪的褲底是否有多加一片的棉質菱型設計,穿起來才會貼身又不悶熱。

帽子︰腦部運作時代謝率高,需要非常大的能量,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血液循環來維持機能,這裡更是人體神經中樞,是保暖的第一重要部位。根據研究顯示,溫度在0∼-20℃時,身體的熱量會有40%從頭部散出,可見戴上帽子來保暖有多重要。

圍巾︰頸部是人體的「要塞」,脖子保暖的重要性可說是僅次於頭部,頸部沒有做好保暖不但容易感冒,也會讓呼吸道產生問題,因此,圍巾絕對是冬天必備的保暖單品。

手套︰手、足部是肢體末端血液循環較差的地方,冬天女生也多發生手腳冰冷問題,因此手的保暖也不可忽視,雖然毛料的手套保暖度相當足夠,但台灣冬天常是陰冷冷的下雨天氣,防水的材質比較實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遠東233動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