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元氣周報/記者施靜茹/報導】


人類文明進步,不像原始人類得狩獵、種菜、種果,現代人只要到超市、市場,排列整齊的食品任你挑選,為了讓食物更符合口感、美味,加工食品越來越多,吞進肚裡的添加物也愈來愈多。


日常生活中,有哪些食物允許摻入添加物呢?


饅頭、麵包:為了鬆軟可口,會加膨鬆劑、乳化劑和香料。


火腿、香腸、臘肉:為了色澤好看,同時能在常溫下保存,會加亞硝酸鹽和防腐劑。


魚丸或黑輪:在廠商成本考量下,過去多用在素食產品的卡德蘭膠(Curdlan Gum),已大量用在黑輪、甜不辣、魚丸等魚漿製品。除了節省成本,吃起來也比較Q軟。


米粉:市面上賣的米粉,有些久煮不爛,有些很容易煮爛,差別就在於,白米磨粉原料做的米粉,較不易煮爛;如果摻入玉米澱粉做的米粉,則很容易煮爛。


所以不知不覺中,你吃下這麼多種添加物。如果業者遵守合法添加量,加上並非天天吃,也許對身體沒大礙;但就怕業者不守法,添加過量,或民眾食用頻率高,長久下來,難保對健康沒影響。

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一些健康宣導,建議應多吃新鮮食材,少吃罐頭或加工食品的原因。


【2008/10/05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遠東233動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