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針對25歲以上婦女,進行骨質疏鬆症調查,發現台灣地區有近一成五的婦女有骨質疏鬆症。醫生呼籲,若是想預防骨質疏鬆,除了多曬太陽、多運動外,還要多吃豆腐等含鈣食物。

骨質疏鬆症向來被視為婦女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,加上老年化社會的到來,飽受骨質疏鬆症困擾的老人家愈來愈多,稍微不小心,可能就造成跌倒、骨折等意外。

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在今年9月下旬時,以電話隨機撥號抽樣方式,調查台灣23縣市1072位25歲以上婦女,發現曾做過腳部超音波密度檢查的婦女中,有35.3%骨密度不正常,其中有20.5%為骨密度低未達骨質疏鬆;14.8%有骨質疏鬆症,尤其老年人一旦髖關節骨折,即便開刀,骨折後三個月死亡的比率依然很高。

仁愛院區社區醫學科醫師彭玉章表示,調查中也發現,腳部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出骨質密度不正常者,在大醫院做脊椎及髖關節骨密度檢查時,約有七成結果顯示確為骨密度不正常,但有三成檢查結果為假陽性,因此民眾仍是要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為準。

彭玉章也提醒民眾,65歲以上長者一定要每隔1至2年定期作脊椎及髖關節骨密度檢查,因為老年人髖關節骨折的危險最高、影響也最大,其次是脊椎跟腕關節骨折;65歲以下,但是有抽菸、喝酒、服用類固醇習慣的民眾,也要定期檢查。

彭玉章指出,預防骨質疏鬆不一定要多喝牛奶、多吃鈣片,多吃豆腐等含鈣質食品,例如傳統豆腐等,也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;另外民眾也可多曬曬太陽,一次約15分鐘,利用太陽中的紫外線,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,促進鈣質吸收;運動則以載重性運動為主,例如登山、健走等,讓肌肉及韌帶在運動中拉扯骨骼,增加骨骼的新陳代謝,可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遠東233動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