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車的性能,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力。


 


什麼是馬力呢?


 


馬力=扭力‧角速度‧轉換常數


 


所以馬力數值越大意味扭力乘以角速度的值也越大,但並不表示扭力大,也有可能是高轉速帶來的放大效果,所以在高轉速有大馬力的車子其實部分是拜轉速幫忙之。


 


所謂的引擎轉速其實是曲軸的轉速,當油門加大,車速加快時,轉速就會跟著提高;每部汽車的儀表上都有個轉速表( 少數高檔摩托車也會有 ),轉速表上的紅線地帶,稱為紅線區, 也叫做超轉區,目的是為了提醒駕駛人,引擎轉速已經超過負荷,暫且放輕油門以策安全。


 


馬力是功率單位之一,而不是力量的單位。簡單地說,一馬力定義為每秒產生550磅/呎的功,或是每分鐘產生33,000磅/呎的功。公制的動力單位是瓦特(watt),雖然現在這個術語只被用來描述電力,它用在自動領域也無妨。一馬力等於745.7瓦特。假設一個發動機在一秒內舉起一個550磅的物體高於2呎,它就是傳動了2馬力。


 


什麼是功率呢?


 


功率的定義是: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。換句話說,對車子來講,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所產生供給車子運動的能量多寡。再打個比方,同樣的工作量,有人可能很快做完,有人很慢,做得快的人表示他在每一段時間內所完成的工作量,一定比慢的人多,我們稱之為工作效率高。相同的,在同樣時間內,能夠提供越多能量的引擎,它的功率越大,也就是馬力越大。


 


一般都說「馬力大的車比較夠力」,當然,馬力的確和引擎的出力有關,但是我們可以就一個簡單的物理學公式,認識馬力(功率)、力量與速度間的關係。


 


功率=力量*速度。


 


舉例來說,一個很有力的人,能在5分鐘內搬5包白米爬三層樓;而另一個人比較沒力,但腳程很快,同樣的路程雖只能搬一包白米,卻能在1分鐘達成。經計算,有力但走得慢的人,和沒力但走得快的人,其實功率是一樣的。所以同樣是300hp馬力的車,跑車就能有很高的極速,而貨車則有很大的載重量。


 


馬力的意義在於創造車子的極速表現,馬力愈大、出現的轉速愈高,它的尾速就會比較強、就有可能跑出更高的極速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遠東233動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