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(2). 真空測試的目的


引擎設計日趨小型化,修護空間非常狹小,而有時為判斷汽缸是否漏氣或汽門活塞環等是否正常,若利用早期汽缸壓力測試的方法,可能要吊起引擎,才能測到所有汽缸,既費時,又不一定能正確判斷故障原因,因此,才發展出真空測試技術及分析判斷方法,同時可更精確的分析判斷:


● 汽門是否漏氣。


● 汽門搖臂動作及正時。


● 凸輪軸是否磨損。


● 時規齒輪正時是否正確。


● 活塞環或缸壁是否磨損。


以上等等測試應用功能,均應認識實際引擎真空的變化與原理。



(3). 真空波形的認識


當活塞由上死點(TDC)往下死點(BDC)移動時,此時進氣門開啟即為進氣行程,進氣歧管會有真空(低壓),當進氣門關閉,此時,進氣歧管壓力會上升,真空的變化,利用感知器轉換成電氣信號,再以數位電錶,或示波器將之顯示以利修護人員讀取數值或波形進行診斷分析。








圖解說明



[1] 位置為進氣門在上死點前(BTDC)剛開啟。


‧此時活塞仍在往上移動,排氣門未完全關閉。


[2] 位置活塞已到達上死點(TDC)。


‧此時進排氣門均是開啟中,有部份汽缸中未完全排出之廢氣,由進氣門反排到進氣歧管,使得進氣歧管壓力升高。


‧[1]到[2]的位置為進氣門早開角度。


[3] 位置排氣門完全關閉。


‧此時活塞往下移動,將進氣歧管內混合器吸入,因此,真空快 速增加。


‧在[1]到[3]的位置即為汽門重疊角度。


[4] 位置活塞到達下死點。


‧此時活塞吸氣行程停止,因此進氣歧管由於大氣壓力,立即進 入進氣歧管壓力,立刻升高。


‧由於汽缸中仍有吸力,因此進氣歧管真空會繼續增加。


[5] 位置活塞開始往上移動。


‧此時即為壓縮行程開始,此時進氣門未完全關閉。


[6] 位置進氣門完全關閉


‧此時進排氣門,均完全關閉,汽缸中壓力開始提升,即是壓縮 行程。


‧此時進氣歧管真空度降低, 並且另外一缸引擎又開始重覆前 面[1]到[5]的動作。



 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遠東233動力 的頭像
    遠東233動力

    mystar3323的部落格

    遠東233動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